首頁 >
2025-11-21
| 身體裡的「第三律動」
您知道嗎?
除了大家熟知的 心跳和 呼吸之外,人體其實還存在一個更慢、更深層、與自律神經密切相關的 第三律動。
這個律動在 1865年 就被科學家觀察到,之後也被發現與多種重要生理活動息息相關,例如:
• 血壓調節
• 心肌收縮
• 大腦血流
• 腦脊髓液(CSF)流動
• 周邊循環、靜脈容積、體溫調節等
而 2021 年的研究(Rasmussen et al.) 更首次以「直接測量」證實:
在每一位健康受試者頭部,都能找到一個約 0.1 Hz(約每分鐘 4–7 次) 的獨立律動。
這個律動不屬於呼吸,也不同於心跳,而是一個獨立存在、穩定且具有生理意義的節奏。
⸻
什麼是「第三律動」?
它不像呼吸那樣規律,也不像心跳那樣強烈,卻悄悄影響著:
✨ 大腦壓力調節
✨ 腦脊髓液的推動
✨ 血管收縮
✨ 自律神經的平衡
✨ 身體深層筋膜的張力與滑動
許多治療顱薦椎(CST)或頭骨生物力學的醫療人員,也正是透過觸診這個節律,來辨識哪裡可能受到限制。
⸻
「第三律動」帶給物理治療師的訊息?
在臨床中,受傷、壓力、疼痛、手術疤痕或長期代償,都可能使這個深層節奏受到干擾。
透過徒手治療(例如:顱薦椎技術、筋膜手法、深層組織鬆動等)
• 協助釋放組織的「限制點」
• 改善循環、降低張力
• 協助神經系統重新取得平衡
• 促進自愈能力與修復效率
✨ 治療師透過徒手治療,讓您的身體找回本來就有的節奏能力。
⸻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記得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評估,讓身體重新回到健康運作的節奏。✨
參考研究
Rasmussen, T. R., & Meulengracht, K. C. (2021).
研究以機械裝置直接量測 50 位成人的頭部律動,發現:
除了呼吸與心跳外,每個人都有一個 4.25–7.07 次/分鐘的第三律動。
這個節奏穩定、持續,可能與自律神經與腦脊髓液循環相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全能診所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智能機器人復健 #謝凱閔物理治療師 #胡念慈物理治療師 #啟動自癒超能力 #台北復健科 #疼痛治療 #GetBetterEveryDay
#BeyondtheCranialBase #TheBrainSpeaks #CST #徒手神經調整 #Upledger #UpledgerInstitute #大腦在說話 #頭痛調整 #顱薦椎手法 #筋膜鬆動 #PT #physicaltherapist #physicaltherapy #顱薦椎 #第三律動
官方LINE ID: @138pepta
諮詢電話|02-23222575
官方網站|www.ultra-clinic.com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136號1樓
捷運|忠孝新生站二號出口旁(公園內巷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