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4-12-23

| 踝關節不穩定的「周全性增生療法」:邱熙亭醫師的精闢分享

踝關節不穩定的「周全性增生療法」:邱熙亭醫師的精闢分享
參加 2024/11/17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 (TASM) 國際運動醫學研討會,由邱熙亭醫師分享了「踝關節不穩定的周全性增生療法注射」,以最前沿的治療方式為運動醫學注入新啟發!
(這一段王偉全醫師當「座長」,所以照片是座長視角)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CAI)帶來的挑戰
邱醫師指出,70% 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可能在一年內持續出現症狀,包括:
● 反覆性扭傷
● 「腳軟感」:後足內翻失控
● 關節不穩定,影響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
如果治療不及時,CAI 還可能導致:
● 軟骨損傷與創傷後退化性關節炎
● 關節活動度、肌力與姿勢控制能力的喪失
enlightened 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治本的非手術選擇
邱醫師強調,增生療法的核心理念是:治本而非治標!
1️⃣ 治療機制
注射 5%-25% 高濃度葡萄糖液,刺激韌帶自我修復。
針對軟組織鬆弛引起的不穩定,增強韌帶的強度與穩定性。
2️⃣ 生物張力模型的應用
整合踝關節、內外側足弓與橫足弓的動態結構,恢復關節的「整體張力平衡」。
3️⃣ 目標部位
踝關節韌帶:如前距腓韌帶(ATFL)、後距腓韌帶(PTFL)、三角韌帶等。
足部結構:包括足弓韌帶(Spring Ligament、Plantar Ligament)和短、長足底韌帶。
mail 具體治療步驟與效果
多點注射:每次針對疼痛或壓痛點進行 20-30 次注射,結合 0.5-1 cc 葡萄糖液與局部麻醉。
效果驗證:長期隨訪顯示,治療 4-6 次後,大多數患者的疼痛顯著減少,穩定性提升。
mail 臨床應用與關鍵檢查
邱醫師提醒,成功治療的關鍵在於:
► 深入問診與病史分析:理解患者的受傷機制與症狀分布。
► 精準檢查:如踝關節抽屜測試、距骨傾斜測試,搭配超音波檢查,評估韌帶鬆弛與結構損傷。
► 動態超音波輔助注射:確保注射精準到達目標組織,避免傷及周邊血管與神經。
mail 座談精華:增生療法的效果如何?
在問答環節,有參與者提出疑問:「增生療法是否真的能改善腳踝的穩定性?」
座長王偉全醫師回答道:
「目前在臨床上,我會使用超音波檢查踝關節韌帶與穩定性,治療後確實能觀察到穩定性增加。目前也有幾篇研究指出,增生療法對踝關節不穩定是有幫助的。」
如:Mofrad, Morteza Kazempour, et al. "Neurofascial dextrose prolotherapy for managing chronic ankle ligament injury." Anesthesiology and Pain Medicine 12.1 (2022).
邱醫師以豐富的臨床經驗與創新治療手段,展示了增生療法如何為 CAI 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恢復運動能力與生活品質。
對增生療法或踝關節不穩定的治療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 
王偉全醫師2024【最新增訂版】:腰痛、膝蓋痛≠要開刀?#PRP增生療法醫師教你重啟超人的修復力: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90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動醫學 #物理治療 #復健科 #疼痛科 #疼痛治療 #台北復健科
#增生療法 #再生注射 #PRP #神經療法 #超全能診所 #功能醫學
#王偉全醫師 #楊振亞醫師
#GetBetterEveryDay #啟動自癒超能力
 
諮詢電話|02-23222575(歡迎致電預約)
LINE@|Ultra Clinic (官方LINE ID: @138pepta)
 
  • 1
  •  
  • 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