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原因是「負面童年經驗童年創傷」?
快來做問卷|慢性疼痛原因是「負面童年經驗/童年創傷」?或是你癌症、心血管疾病、久病不癒的原因?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負面童年經驗」或「童年創傷」問卷,是美國疾病管制局和聖地牙哥永久健康維護組織,共同著手研究孩童時期的身心健康與往後發展出慢性疾病的潛在關係。超過一萬七千名男女,為期兩年,後續追蹤15年的大型研究。現在就來看看你的分數吧!但無論分數多少,復原與療癒都是可能的。
「負面童年經驗/童年創傷」分數問卷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負面童年經驗」或「童年創傷」,是美國疾病管制局和聖地牙哥永久健康維護組織,共同著手研究孩童時期的身心健康與往後發展出慢性疾病的潛在關係。超過一萬七千名男女,為期兩年,後續追蹤15年的大型研究。現在就來看看你的分數吧!但無論分數多少,復原與療癒都是可能的。
2分以上: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的風險增加70%。
紅斑性狼瘡、濕疹、大腸急躁症、氣喘的風險增加80%。
風濕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百分之百。
3分以上:纖維肌痛症風險增加2.15倍。
4分以上:癌症可能性高出2.5倍。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病患可能性高出4.2倍。多4-12倍的酗酒、濫用藥物、憂鬱、試圖自殺的健康風險。
6分以上:壽命縮短20年。
7分以上:心臟疾病風險增加360%。
8分以上:三倍的癌症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 64%的成年人曾經經歷至少一次的負面童年經驗,其中87%曾經經歷兩次或多次的負面童年經驗。
您是否經常感到沒有足夠的飯菜,不得不穿髒衣服並且沒有人來保護您?或您的父母太醉或嗑藥,而無法照顧您,或者在您需要時帶您去看醫生?*
1 分
是
否
您是否有家庭成員憂鬱或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曾試圖自殺?*
1 分
是
否
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年人是否經常或非常頻繁地咒罵您、侮辱您,使您失望或羞辱您?或做出使您擔心自身身體受到傷害的行為?*
1 分
是
否
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年人是否經常或非常頻繁地推您、抓您、拍打您或扔東西?還是曾經用力打過您,導致您有受傷或產生傷痕?*
1 分
是
否
是否曾經有成年人或比您大五歲以上的人觸摸或撫摸您,或者讓您以性方式觸摸他們的身體?或嘗試或實際上與您進行口交,肛交或性交?*
1 分
是
否
您是否經常感到家中沒有人愛您,或沒人認為您重要或特殊?或您的家人不互相照顧,彼此親近或互相支持?*
1 分
是
否
您的父母曾經分居或離婚嗎?*
1 分
是
否
您是否曾與喝酒或酗酒有問題或使用街頭毒品的人住在一起?*
1 分
是
否
您是否有家庭成員入獄?*
1 分
是
否
您的母親或繼母,經常被推、被抓、打耳光或扔東西嗎?有時或經常被踢、被咬、被用拳頭毆打或用重物擊打?或曾經反覆被打數分鐘之久,或受到槍支威脅?*
1 分
是
否
• 2分以上: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的風險增加70%。紅斑性狼瘡、濕疹、大腸急躁症、氣喘的風險增加80%。風濕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百分之百。
• 3分以上:#纖維肌痛症 風險增加2.15倍。
• 4分以上:癌症可能性高出2.5倍。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病患可能性高出4.2倍。多4-12倍的酗酒、濫用藥物、憂鬱、試圖自殺的健康風險。
• 6分以上:壽命縮短20年。
• 7分以上:心臟疾病風險增加360%。
• 8分以上:三倍的癌症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 64%的成年人曾經經歷至少一次的負面童年經驗,其中87%曾經經歷兩次或多次的負面童年經驗。
因為臨床上治療病人,上了許多疼痛治療的課程,發現疼痛與情緒密不可分,其中最難處理,且病人最不自知(或假裝不知、逃避、難解)便是童年創傷,正好看完《問題不是從你開始的》並上完作者Mark Wolynn的「繼承的家族創傷」課程,深受感動。
發現《逆轉自體免疫疾病》一書,作者也強調負面童年經驗在慢性疾病及自體免疫疾病的影響!
我想講的是,負面童年經驗不只是會影響你的情緒,而是真真實實、實實在在地造成生理性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縮短壽命⋯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療癒的!所以不要害怕面對你的童年。
所以做這集Podcast、問卷、部落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Felitti, Vincent J., et al.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4.4 (1998): 245-258.